在諸多和田玉中,籽料的價格一直居高不下。尤其是一些天然原籽,甚至比成品雕件還貴出很多。
但對大多數(shù)玩家來說,選購原石卻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,往往是錢花了不少,結(jié)果卻乏善可陳。
一、買大還是買???
這幾年原石市場有一個特點,就是原本沒什么用的小原籽價格飆升,單克價格已經(jīng)遠超許多籽料大件。
這樣的市場表現(xiàn)有很大的誤導性,很多人會覺得籽料大不如小。
事實恰恰相反,小籽好賣的最大原因,正是因為大料太少太貴。普通玩家根本負擔不起,只能轉(zhuǎn)頭選擇相對便宜的小原籽。
所以從收藏價值和成品的可能性來看,有買大料的機會就不要糾結(jié)買小,否則那些高玩也不會緊盯著山籽了。
二、要圓還是要方?
和田籽料是水中之玉,大多數(shù)情況下都是以卵石形狀為主。
但這并不是說原籽就沒有其他形狀,自然環(huán)境下一切皆有可能。
雖然端端正正的原籽在切料時很有優(yōu)勢,但這樣的原石老熟度往往有所欠缺,棱角分明的山流水料就是個例子。
其實選原籽重要的不在于形狀,而是要舒服飽滿、一氣呵成。這樣的原石觀賞性強,玉質(zhì)也更有保證。
三、玩皮色還是玉質(zhì)?
皮色是籽料最大的特色所在,這些年備受市場追捧,也是籽料的最大賣點。
只是從幾千年玉石歷史來看,皮色其實一直都是一種瑕疵,是玉質(zhì)之外的減分項。
如果把皮色作為錦上添花也還不錯,但要是完全脫離玉質(zhì),單純玩皮恐怕不是個太理智的選擇。
話說回來,最艷最靚的皮色料其實應該是俄籽,但俄籽的價格卻始終爬不起來,這也很能說明問題了。
四、選做料還是玩料?
做料是需要加工的原石,玩料則是不需雕琢的天然藝術(shù)品。
這樣看來玩料似乎應該完勝,但事實卻是做料占據(jù)了市場的90%。
如果認準了要買玩料,那對錢包來說可是一場巨大的考驗??饲Э巳f的單價,恐怕不是人選玉而是玉選人了。
只能說玩料雖然很好,但只適合那些孔都不打的資深藏家。普通玩家如果還想雕刻點什么,做料才是比較實惠的選擇。
五、存通貨還是精品?
這個問題有點扎心,現(xiàn)在能在市場上流通的原石,基本只剩下一些通貨了。
即使是這樣,玩家也要牢記買精不買多的原則。未來的市場一定會更加兩極分化,弱者越弱強者恒強。
越覺得便宜有性價比,就越容易砸到手里,那些一無是處的垃圾籽更是碰都別碰。
也許有人會說商家買籽都是通走,但這不一樣啊,賣家有渠道可以出手,普通玩家準備把通貨賣給誰?
六、修形算不算原石?
一般我們所說的原籽,就是指原皮原色,未經(jīng)雕琢的天然原石。
嚴格來講,修形也算是一種修整打磨,對原籽的完整性會有一定影響。
而且修形前的原石究竟是什么情況,修掉了哪些部分,以前有怎樣的瑕疵都很難確認。
不過現(xiàn)在的原石市場假料盛行,修形反而成了最小的問題。在能夠確認籽料身份的前提下,小面積的修形也不是不能接受。
七、有瑕疵能不能買?
雖然有玩料之說,但和田籽料中有瑕疵的原石卻是絕大多數(shù)。
不過對瑕疵也不能一概而論,比如水線綹裂可以切,僵皮、白棉、黑點都可以巧雕,就算不動也不至于傷筋動骨。
但像石紋竄臟這樣的問題,會讓整顆原籽變成“火龍果”,基本就沒什么價值了。
目前原籽市場熱度依舊,收藏型玩家仍是主導。如果只想湊個熱鬧建議保持觀望,如果成了接盤俠可就大事不妙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