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(jīng)常會有人把黃沁籽料稱作“黃羊脂”,這個說法其實是有點問題的。從玉色的成因來看,黃沁是后天沁色,屬于礦物元素的自然沁染。
如果真要說誰是“黃羊脂”,也許稀有的原生黃玉籽料更加名符其實,比如我們今天分享的這件“財神”。
名稱:財神
材質(zhì):新疆和田籽料
重量:11g
尺寸:36.5*29*9mm
作品由一塊黃玉獨籽巧雕而成,栗子黃原生玉色,明黃亮氣,飽滿濃重,色調(diào)柔和。
玉質(zhì)細密,打燈微有結(jié)構(gòu),上手油性十足。整器留有天然毛孔,是塊非常漂亮的老熟料。
很多人經(jīng)常會把黃沁籽料和原生黃玉弄混,尤其是全玉種黃沁,沁色又透又滿,似乎就是黃玉籽料最理想的樣子。
事實上這兩種玉雖然看著很像,但從誕生的過程來看,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路線。
01
黃沁籽料與原生黃玉籽料是如何產(chǎn)生的?
黃沁是白玉原生礦,因地質(zhì)變化落入河道之中。經(jīng)歷流水沖刷的同時,又受到自然離子的侵染,最終形成的一種沁色籽料。
原生黃玉則是黃玉原生礦,經(jīng)歷流水沖刷所形成的一種帶色籽料。
這里我們可以看出,黃沁與黃玉籽料最大的區(qū)別就在于起點不同。黃沁是白玉的后天沁色,黃玉從開始就是黃玉,是一種原生的玉色。
用公式可以這樣說明:
黃沁籽料=白玉原生礦+流水沖刷+離子沁染
原生黃玉籽料=黃玉原生礦+流水沖刷
02
黃沁籽料與原生黃玉籽料應(yīng)該如何區(qū)分?
這是個資深和田玉玩家都會頭疼的難題,用顯微鏡觀察,能看到黃沁的致色是在礦物間隙,黃玉是在閃石內(nèi)部。
但要想用肉眼加以區(qū)分,就需要豐富的經(jīng)驗和超凡的眼力。
首先,黃沁無論再透再深都是后天沁色,由外而內(nèi)的順序不會改變。黃玉是先有色才有形狀,所以什么樣的都有可能。
其次,黃沁的沁色在玉質(zhì)疏松處較深,緊密處較淺。黃玉卻正好相反,越密越深,越松反而越淺,這也是?兩者?之間最?明確?的區(qū)別。
同時,黃沁是白玉底子,打燈觀察時光圈發(fā)白,黃玉打燈則是以黃光為主。這里注意是光圈顏色,而不是光線本身。
最后,黃玉籽料的硬度一般都高于黃沁,常常能達到6.5以上,這也是老玩家判斷黃玉的常用方法。
03
黃沁籽料與原生黃玉籽料哪個更好?
從稀有度來看,原生黃玉以及紅玉籽料,屬于和田玉中最稀有的珍品,這一點無疑是高于黃沁籽料的。
但是原生黃玉的玉質(zhì)良莠不齊,很多都無法與黃沁籽料相比,所以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。
04
黃沁籽料與原生黃玉籽料哪個更值錢?
答案同樣要看具體情況!克千到克萬的黃沁與黃玉都有,只是玩料精品少,做料通貨多。
即使像這樣的黃玉小精品,也會因為部分位置的白棉大打折扣。只能說如果品相完美,無論什么都是天價。
至于這件黃玉財神,您覺得克價又是多少呢?